美國 符氏族譜 is for those interested in Foo Genealogy. This is specific for those who have linkage with Foo Hong 大焕 (31-73-108): means he is the 31st generation from 有辰(You3 Chen2), 73rd from 雅(Ya3), 108th from 周公(Zhou1Gong1),120th from 黃帝(Huang2Di4), . How remarkable!!Those from wen2 tang2 cun1文塘村 can trace their ancestry from the published genealogy book of the village. This blog may have links/ interesting materials important for all those Foo brothers from Hainan to trace also to their ancestry.
Sunday, June 2, 2013
符氏堂號 Names of Foo Temple
責編:符義勛
符氏的發祥地是"琅琊郡",研究姓氏本源,离不開涉及其發祥地,習慣上把此發祥地稱為"郡望"、或者叫做"堂號"。堂號是一個姓氏的特殊標識,它能顯示姓氏發源的地源關系。在家譜中,堂號具有聯系姓氏与宗族關系的意義,也是后代尋根問祖的重要線索之一。堂號名稱的出處有兩种,一种取自郡號名,一种為家族中人自創名。一般地說,堂號多取自于郡號名。郡是秦、漢時期對行政區域的建置,郡號名又取自于郡名,或諸侯國名,地方府、州、縣名。隨著姓氏家族的發展壯大,就出現了以各姓氏名門望族發祥地的郡號名作為堂號的由來。因此符氏的堂號是"琅琊堂"。
大家族日久人眾,或是遇到天災連年之時,族人就會因遷徙流离,而散布各地,于是就有了在"總堂號"之下,再加入"分堂號"的方法加以區別而便于傳承。"總堂號"代表其發祥地,寓后人不忘根本。"分堂號"則是族人遷徙至新地,成為當地有名望的家族后,以該地的郡號作為堂號。"總堂號"和"分堂號" 統稱為"郡望"。
符氏因雅公后代世居琅琊郡(位于今山東省青島市膠南縣琅琊鄉),故琅琊實為符氏發祥地,后人則以琅琊郡為符氏的總堂號。春秋時期該地是繁華的大商港及水師基地,越王勾踐以之為國。秦始皇統一天下后置行政區為四十郡,琅琊郡是其一。后因唐代安祿山叛亂時,公雅三十四世孫璘公,任台子詹事御史中丞輔國大將軍等職,在河南陳州宛邱,因會同顏真卿平息叛亂有功,而被封為義陽郡王,故符氏又增加了"義陽堂"這個分堂號。海南符氏大多數屬于義陽堂的后裔。除此之外,在全國各地古老的《符氏族譜》中還可發現像湖南的"眘笽堂""、"敦本堂"和浙江的"顯承堂"等分堂號。堂號是氏族后代尋根問祖的有效途徑之一,在符氏里推廣堂號方便大家是有必要的。
茲錄堂號如下:
①符雅祖籍為琅琊、西漢至隋唐其后人在山東臨沂、諸城、膠南等地衍為望族,這些地方過去屬琅琊郡,所 以散居于各地的符氏人家,為了紀念祖先的出處,世代沿用"琅琊"堂號,乃有"琅琊堂"。
②唐代臨沂后人符麟為輔國大將軍,在河南淮陽封為義陽郡王,其后淮陽人符存審為宣武節度使,歷經百戰不敗,其子符彥卿拜太傅,封魏王,加封太師,彥卿三女皆為二朝皇后,彥卿之兄皆為節度使,形成一個武將家庭,符氏家族因此在宋初成為顯赫一時的大家族,符氏后人又多封官撫邊,其后逐漸向海外發展,分布于世界各地,居住于東南亞的符氏后人便以"義陽"為堂號,遂有"義陽堂"之堂號來紀念先祖符璘將軍,目前"義陽堂"支乃是符氏最大人口之族群 。
③ 符雅的后人遷居蘇南,又有"積善堂"。
(4) 另有一支符氏為"忠厚堂"。
(5)湖南湘西符融后人為"??堂"。
(6)浙江宁波余姚一支為"顯承堂"。
(7)浙江衢州一支符氏后人為"明遠堂"。
(8)湖南長沙符氏一支為"敦本堂"。
(9)江西南昌灣里區符氏后人為"崇禮堂"。
(10)福建、蘇北符氏后人為"繩武堂"。
(11)江蘇無錫現重修家譜,堂名為"任德堂"
(12)山東菏澤鄆城符氏為"志遠堂"。。
(13)江西吉安永丰符氏"啟順堂"。
(14)符氏一支為"昌榮堂"。
(15)江蘇丹陽重修家譜,堂名為"榖貽堂"。
(16)江蘇常州現重修家譜,堂名"优然堂"
(17)川東達川符氏為"報本堂"。
(18)安徽蚌埠怀遠符氏為"樂施堂"。
(19)山西紅桐符氏移民為"惠民堂"。
(20)湖南衡山符氏--甘霖堂
(21)江西婺源縣北龍溪村為"紹源堂"、"四維堂"。
(22)陝西"琅琊堂"
(23)江西南昌灣里"崇禮堂"。
(24)江西宁都"京兆堂"。
(25)安徽濡潛(廬江無為)符氏"明德堂"。
以上僅知道符氏的20多個堂號,肯定還有不少遺漏,望知道的宗親提供信息,以便完善。
歡迎本家提供堂號,堂號地點,始遷祖及輩份詩歌。
符氏堂號 1、符姓始祖雅公祖籍為魯琅琊、周秦仕符璽令,因官得姓,因而成為陝西姓,西漢至隋唐其后人因職自陝遷回山東臨沂、諸城、膠南等地衍為望族,這些地方過去屬琅琊郡,故散居于各地的符氏后代,為了紀念祖先的出處,世代沿用"琅琊"堂號,乃有"琅琊堂"。 2、唐代臨沂后人符璘為輔國大將軍,奔馳中原沙場,因功受封為義陽郡王,后人唐末遷陳州宛丘,五代有秦王符存審,宣武節度使,歷百戰不敗,其四子符彥卿官拜太傅,封魏王,加封太師,魏王符彥卿三女為二朝皇后,包括符彥卿內之九兄弟皆為節度使將領,形成武將世家,符氏家族因此在北宋成為顯赫一時的皇朝外戚大家族,符氏后裔又多封官撫邊,其后逐漸向他省發展,居住于海南, 東南亞及歐美的后代多是符璘后裔。自義陽郡王符璘后裔南雄太守符元生唐末年間奉命遷職海南后,遂有"義陽堂"之堂號紀念先祖符璘將軍,目前"義陽堂"支乃是符氏最大人口之族群 。
符氏郡望: 琅琊
1. 山東 "琅琊堂"
2. 山東鄆城 ""志遠堂"
3. 安徽蚌阜"樂施堂"又名"玉璽堂"
4. 海南"義陽堂"
5. 蘇南"積善堂"
6. 蘇南"忠厚堂"
7. 蘇南無錫"任德堂"
8. 蘇北泰州"繩武堂"
9. 湖南湘西"眘笽堂"
10. 湖南麻陽"琅琊堂"、"顯承堂" (摘自湖南麻陽符氏源流)
11. 湖南長沙" 敦本堂"
12. 浙江余姚"顯承堂"
13. 浙江宁波"顯承堂"
14. 浙江"明遠堂"
15. 浙江衢州"明遠堂"
16. 陝西"琅琊堂"
17. 江蘇丹陽"谷詒堂"
18. 江蘇無錫"任德堂"
19. 江蘇武進"优然堂"
20. 江西南昌灣里"崇禮堂"
21. 江西宁都"京兆堂"
22. 江西廣昌"京兆堂"
23. 江西永丰"京兆堂"
24. 江西興國"京兆堂"
25. 江西吉安"啟順堂"
26. 江西余干"???堂"
27. 江西玉山"???堂"
28. 江西新余"???堂"
29. 江西新建"??堂"
30. 江西丰域"??堂"
31. 江西宜黃"??堂"
32. 山西洪桐"惠民堂"
33. 廣西博白"追遠堂"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